搜索你想要找的

信息资讯
News Information

- 信息资讯- 医院动态

杜卫东:喜欢养宠物,是好事;但那“猫抓病”,要警惕

2017-09-20 27
字号:

日前,24岁的刘女士和74岁的王大爷先后来医院就诊,接诊的恰好都是外科疝与腹壁中心的杜卫东主任医师。刘女士2月前无明显诱因发现右侧腹股沟区一较大肿块来就诊;王大爷也是2周前发现右侧腋窝一较大肿块前来检查。杜卫东详细询问病史、查体和B超检查后,发现,两位患者有三个共同的特点:

1.发病前1-2月前都有猫、狗等宠物抓伤史。

2.肿块较大且孤立、质地中等偏硬,界清,表面光滑,二位患者肿块均较固定,无红肿热痛等炎症表现。

3B超提示肿大淋巴结,形态不规则、血流信号丰富,有不规则液性暗区。

初入院时,两位患者都很紧张,因为都看到电视上、报纸上经常有报道某某名人又因患“淋巴瘤”去世,所以都担心自己是不是也得了淋巴瘤,又听人说这个部位容易得小肠气。为了减轻患者的焦虑感以及尽快明确病因,杜卫东和他的医疗团队在最短的时间内完善术前准备,排除了小肠气,并为两位患者做了局部淋巴结切除活检术。病理提示为:猫抓病性淋巴结炎。这也彻底打消了两位患者的顾虑。

两位患者术后二天即可出院,门诊随访,切口愈合良好,并且获得病理结果即最终的确切诊断:猫抓病性淋巴结炎。二人是又惊又喜,喜的是明确了疾病,手术好后就没事了,惊得是养宠物居然养出病来了。24岁刘女士还特意送锦旗表示感谢。

杜卫东向小编介绍,猫抓病性淋巴结炎是一种人兽共患性疾病,临床上并不多见,其诊断也不太容易,主要诊断依据包括:

(1)要有与猫密切接触或皮肤损伤史;

(2)局部淋巴结肿大:多在相应皮肤外伤后1-2周或数月后发生,病程长短不一,多无明显的全身症状,部分患者抓伤后1-2周有38-39.5℃体温,就诊时局部皮肤无明显伤痕;

(3)淋巴结增大以前臂肘部、腋窝、腹股沟区多见,仅有轻微疼痛

4)需排除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 淋巴结结核、血管免疫母细胞淋巴结病、淋巴瘤等;

( 5)淋巴结病理活检特征性病变为微脓肿性肉芽肿形成。

该病的病原学检查很难找到。据文献报道,其病原微生物为革兰阴性棒状小杆菌。近几年来,我国居家饲养猫、狗等宠物逐渐增多,本病的发病率可能随之增高,因此,需提高对该病的了解与认识,及时作出诊断和治疗。

杜主任指出,很多动物的牙齿、爪子都有细菌,夏季高温天气(能否改成:高温天气、季节交替气温变化大的时节、发情期等),容易引起动物烦躁,进而主动攻击人。特别是夏秋季节,人们衣着单薄,身体暴露部位较多,也比较容易被抓伤、咬伤。因此,养猫狗等宠物时,要先做好预防措施。首先就是定期给它们注射狂犬病等疫苗,另外,在与猫、狗等宠物亲密接触时,要特别注意自己的言行,以免激怒宠物。

另外,一旦被猫抓伤或咬伤,千万不要存侥幸心理,而应及时到医院就医、注射狂犬病疫苗。若被咬伤且家离医院较远,可先自行采取急救措施,以防止病原微生物扩散:

首先,要立即处理伤口,可在伤口上方扎止血带,防止或减少病毒随血液流入全身;

然后,迅速用干净的水或肥皂水,清洗伤口1520分钟,之后用浓度为75%的酒精涂擦伤口杀菌消毒,但千万不要包扎伤口;

清洁完伤口后,应立即到医院及防疫部门就诊,并在24小时内注射狂犬病疫苗和破伤风抗毒素,避免伤口感染。

杜卫东 顾文扬/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