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沙院区综合楼启用啦——这些若不了解,你就out啦!
12月20日,经过多年建设,医院下沙院区综合楼完成搬迁,正式启用。当天医院院长吕宾、党委书记曹毅,常务副院长、下沙院区执行院长毛威,党委常务副书记、下沙院区党总支书记黄琦等两院区班子,全院中层干部,下沙院区全体职工投入搬迁工作,确保了搬迁工作有序而顺利地完成。尤其是下沙院区广大职工自月初起便加班加点,每个周末都奉献给医院新大楼启用工作,为新大楼启用付出了辛勤的汗水。

在搬迁工作结束后,医院班子对搬迁工作的顺利开展表示肯定,并对为新大楼启用付出努力的广大职工表示感谢。班子指出,完成搬迁是万里长征第一步,有效运营才是今后的要务,各科室、部门要尽快熟悉新的环境、理顺各项流程,保障部门要继续加强保障力度,行政部门要加强宣传。刚进驻新大楼会遇到一些问题与困难,各科室、部门要宽容理解,也要积极配合、共同解决,以进驻新大楼为契机,树立新形象,开创新发展!

告别老大楼的拥挤,体验新大楼的舒适既是许多患者的迫切期望,也是全院职工的愿望。12月19日起,病房搬迁就陆续开展了。按照医院统一安排,医院配强团队,提前集中搬迁重症病人。截止20日中午,所有住院患者经完成“搬家”,顺利入住新大楼。

据介绍,附属一院下沙院区住院综合楼,也是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科研综合楼,其总建筑面积约5.5万平方米,共21层,按照三级甲等中西医结合医院标准建设,拥有国内一流的救治设备。新住院楼启用后,将改善开发区及周边地区的百姓就医条件,进一步方便基层群众就近享有优质医疗服务。

新大楼为什么建?
作为开发区内第一家三甲医院,位于6号大街的省中医院下沙院区,自2001年运行以来,已经陪伴“沙民”走过了15个年头。
据统计,2001年至2014年底,浙江省中医院下沙院区累计总诊疗服务人次600余万、出院人次9.1万、病房手术台次近2.9万。
为什么要建新住院大楼?这与开发区迅猛增长的人口息息相关,截至2014年底,开发区总人口已超过40万,社区居民、高校师生、企业职工都需要相匹配的医疗服务。
来自省中医院下沙院区的数据显示,2014年该院总诊疗服务人次85万,是2001年的34倍;出院人次1.2万,是2001年的41倍;病房手术台次近5000,是2001年的33倍。
同时,据杭州市急救中心通报,浙江省中医院下沙院区120急救点救治病人数长期居全市急救点第一名。近五年来,省中下沙院区救治群发伤65例次,平均每个月承担一例群发伤的应急救治工作。
作为浙江省中医院的两个院区之一,浙江省中医院下沙院区共享两院区优质医疗资源,以乳腺外科为例,除现有专家外,科室副高及以上专家将全部来下沙院区开设门诊。
今后,随着新住院综合楼拔地而起,浙江省中医院下沙院区将为开发区及周边地区居民的就医诊疗、公共卫生和危急重症提供更加强有力的保障。

新大楼建得如何?
因为是新大楼,大家都很关心装修异味的问题。根据昨日打探的情况,医院相关负责人介绍说:“新楼早已经通过环保评审,所有施工月初前就停止了,所以启用时不会有异味。”

来到一楼大厅,顶上是透明的玻璃顶,抬头可以看到蓝天,整个大厅都很明亮。随后走进病房楼,上了21楼的病房,一下子感受到了“江景房”的视野,病房有三人间、双人间、单人间,床、被子都是新购置的,卫生间还有淋浴。
据介绍,早在建筑结构设计阶段,医院就对污洁通道、医患通道等进行了合理布局,所有病房及病区内走廊均有自然采光、通风,设置的阳光厅满足病人一定的休闲、活动需求。
同时,小细节上面,医院也费了大心思。新大楼内装饰多为木质饰面、家具,而装饰阳角尽可能采用圆角、倒角或防撞条处理,墙面均为可擦洗、环保乳胶漆,这样不仅能保护人员安全,而且能为后期维护提供方便,延长使用周期。
此外,新大楼的装饰风格以暖色系为主,改变医院固有的严肃和紧张气氛,努力营造出温馨、安全的医疗氛围。

患者评价怎么样?
新院区的设备大多数都是新购买的,其中先进设备可不少。
据介绍,综合楼的高档手术及麻醉设备等基础设备齐全,就包括迈柯维高档电动手术床,GE麻醉工作站,美敦力柯惠手术能量平台,百合无影灯,德尔格无影灯、麻醉塔和外科塔等将投入使用。
崭新的高档监护和生命支持设备也已登场,如飞利浦重症中央监护系统、飞利浦儿科及母婴中央监护系统、PB840呼吸机等将投入使用。

此外,如Karl-storz高清腹腔镜系统、Steris快速全自动清洗消毒机、高温高压蒸汽灭菌器,以及思科、华为等品牌的网络交换机、服务器设备也将用于综合楼。
昨天,正式启用第一天,新大楼医护人员都已在有序办公了。医院相关负责人告知,2年前医院就开始储备人才,对部分新医生进行培养,目前医护人员没有出现短缺。
搬进新病房的住院患者们戏称,如果把新综合楼比喻成一名男子,除了拥有高大挺拔的亮眼外表,医护人员、医疗设备等组成的“内在美”更是一等一的。

八大“暖心”细节你知道吗?
新大楼处处体现着人性化服务理念,大概可以总结出八大具体细节。
一、普通病房区域
如微泵、心电监护仪等常用医疗设备,设计了集成化医疗设备带,最大限度保证病人治疗、抢救、生活空间的舒适性。
医疗生活区域设置温馨茶歇间,缓解医护人员工作压力。
卫生间、淋浴房等均配有呼叫按钮,卫生间门设置成外开式,最大限度考虑病人安全。


二、儿科病房
设置双层坐便圈,小坐便圈色彩丰富,拍足小朋友“马屁”。
利用地胶板、扶手、背景墙等突出儿科特点,减轻患儿恐惧心理,尤其是走廊扶手适合儿童身高,集保护、娱乐、装饰为一体。
综合楼NICU区域设置独立VRV空调系统,满足院感要求。
婴儿防盗系统保障安全方面,在产科病区的6个出口分别装置有感应器(类似超市门口的探测器),用于探测新生儿佩带的腕带信号。当有新生儿腕带信号靠近或超出感应区域,会产生声光报警,而在病区内部,则可以定位新生儿位置。所有监控数据都会在护士站显示。
据了解,在20日搬迁的当天,就有5位宝宝在新大楼诞生呢!


1
三、妇科病房
合理布局,药梯配置产房和病房合用,既满足需求又节省了空间及人力。
产房设置充分考虑设备要求,如保暖箱、无影灯等。
二间一体化产房,充分满足各层次病人需求。
独立VRV空调系统,同层设置急诊产科手术室。
二个妇产科病房均配有直达产房及手术室专用电梯,充分保障孕产妇安全。

四、ICU
增设单间比例,最大限度保障患者舒适。
设置临终关怀病房,家属在医护批准的情况下可从专用通道进入病房,陪伴亲人渡过最后时光,既体现人文关怀也不会影响到其他病人及家属。
隔离单间设有独立洁污通道,独立空调、通风系统,为重症传染病的救治提供保障。



五、层流病房
均为百级层流单间。每个层流仓均有卫生间、千级前室、互锁传递窗及合理的探索走廊,在保证治疗的同时,最大限度满足病人的舒适及家属探视需求。

六、手术室
内部与ICU配有专用电梯,缩短转运路径,保证了病人安全。
百级、千级层流手术室、腔镜手术室、杂交手术室、铅屏蔽手术室等,能满足所有类型及要求的手术。
完善的手术示教系统,完美实现远程会诊、指导。通过安装云诊室系统,不但可以连接内部示教室,也能与病房示教室、多功能厅等区域互联,满足三甲教学医院的要求,届时,两院区将有四个地点可同时开视频会议,远程观看不同院区的手术示教,实现远程会诊、疑难病例讨论、教学指导等功能。

七、静配中心
850平米超大面积,流程布局合理,内部环境整洁、舒适。国内领先的全自动传输轨道,每份大输液均有全环节追踪、定位,单剂量口服药品分包机,体现精细化管理,保障用药安全。
八、其他
建筑智能化,满足绿色节能需求,分时段、分区域智能照明,完善的空调自控系统。
无线巡更系统、公告区域全方位无死角监控,保障大楼人、财、物安全。安装有报警联动系统。
无线全覆盖。新大楼、门诊楼等公共区域有免费的wifi覆盖,信号范围是上述两幢建筑的所有区域,到时病人或医护人员可通过引导程序注册并上网,出口带宽达到100M。



下沙院区 裘生梁 方琳 供稿 摄影协会 梅用 张薛 王妞梦 刘振东等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