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你想要找的

信息资讯
News Information

- 信息资讯- 医院动态

援疆一年感悟

2013-09-16 115
字号:

病理科 毛玉萍 肿瘤科 鲍

去年824日,我们作为第七批第二期援疆专业技术人员来到了阿克苏地区,现在已经整整一年多了。刚踏上万里之外的这片土地时,心中除了陌生,还有几丝忧虑:能否适应此地的生活?能否快速融入新的工作环境?能否给当地医院带来一点改进?还有,这里安全吗?经过一段时间的相处,这些忧虑慢慢都被消散了。

我们分配在阿克苏地区第二人民医院工作,该院虽是地区级医院,但硬件与软件水平其实不如浙江省普通的县级医院,特别是病理科,没有独立设科,而是由检验科托管。今年该院要迎接等级医院评审,在方蓉和我的努力下,院领导也慢慢对病理科有所了解,从而对病理科给予了大力的支持,新买了脱水机、染色机、取材台、冰冻切片机及奥林巴斯BX52显微镜。

病理科医生在阿克苏特别缺乏,据了解阿克苏地区第一人民医院病理科也只有一名发报告资质的医生,县级医院更严重,很多病理科只有一位技术员没有诊断医生。我工作的第二人民医院只有一名技术员和一名刚从呼吸内科转过来的住院医生,没有具有病理诊断报告资格的医生,所以我承担了所有的诊断工作。我想作为一名援疆的病理医生,不仅仅要在援疆期间为阿克苏人民作出及时准确的病理诊断,更需要带出一支专业的病理医生队伍,这样才能更好地为阿克苏人民服务。因此我非常重视带教工作。科室刚从呼吸内科转来的住院医生是维吾尔族姑娘,汉语基础不太好,我从头开始手把手地教她,并且完成本院小讲课20余次。另外,在农一师医院病理科主任的盛情邀请下积极开展针对全阿克苏病理诊断医生的学术讲座6次,提高了他们对乳腺、甲状腺、妇科系统肿瘤及淋巴瘤等的病理诊断水平。

作为一名肿瘤科医生,我被分配到了该院的内一科,这里的工作条件比较差,很多相关药物医院都不常备,而进药过程又显得非常繁琐,往往需要半月之久,若提前进行,存在太多不确定因素,若等病人住院后进行,则病人需要无谓的等待,以至于很多病人在等待中流失甚至死亡。后来,经过我与分管院长多次沟通,使得这一过程有所缩短,从而相对挽留住了更多的病人。

这里的少数民族病人比较多,查房需要同步翻译,所以在沟通之时需要注意更多细节,以免引起不必要的纠纷。很多患者就诊时疾病已属晚期,错过了积极治疗的机会,只好对症姑息。所以在这边,普及恶性肿瘤疾病相关知识显得尤为重要,我和其他医护人员一起制作了一些介绍常见肿瘤相关的卡片进行宣教,并经常开展义诊,时常告诫他们:要让亲人朋友定期体检,身体不舒服要重视,要及时就医等等。

在阿克苏期间我们经常参加援疆指挥部组织的义诊、巡回医疗活动,为当地的医护人员带去新技术、新观念和新理念。工作之余,我们援疆干部都集中住在援疆楼里,统一管理,每个人一个房间。一楼有食堂,大家一起用餐,这里还有健身房可以锻炼身体。指挥部为了我们的安全,规定晚上11点(这里和浙江有两个小时的时差,相当于浙江的晚上9点)要点名,禁止单独外出,上班是由指挥部的车统一接送。周末,我们会跟随当地的“驴友”去阿克苏周围的戈壁、沙漠、草原及雪山玩。来到了新疆才知道中国有这么大,也是来到了新疆才知道中国有这么美,真是大美新疆啊!多么希望这片美丽的土地在千千万万的援友及全国各族人民的支援与建设下,变得和内地一样富饶与安定。

在阿克苏援疆的一年,我们收获了友谊、开阔了视野、实现了人生的价值;在阿克苏援疆的一年,那里带给了我们挥之不去的深深留恋和难以忘怀的美好记。援疆,是我们人生的宝贵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