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晚报】《医声》告诉你医患的故事


字号:
小
中
大
医生与患者,在疾病来时形成一种亲密的关系。这种亲密,像亲人?像朋友?
省中医院最近出版了一本《医声——浙江省中医院价值观的故事》,专门讲医患的亲密关系。
5年前,杭州一位106岁的郭宝玉老人,因为长期卧床,患了褥疮,臀部糜烂出直径达8厘米的溃疡,能看到底下的白骨,这是最难治的褥疮。一家医院的大夫看了后给老人下了死亡通知书:“绝对治不好,最多能活三五个月。”
抱着试试看的态度,老人的孩子找到了浙江省中医院下沙院区外科医生王非,在老人子女们疑惑的眼光下,王非医生麻利地为老人清疮、包扎。于是,在接下来的11个月里,我们看到一个外科大夫利用休息时间,每天奔波在市区到下沙的路上,为老人清疮、换药,风雨无阻。11个月后,奇迹出现了,老人的疮口慢慢长出了新肉,褥疮终于痊愈了!面对郭奶奶子女的深深感谢,王医生只是憨厚地笑笑: “能给106岁的老人看病,是我的荣幸啊。”
书中以多个故事串起“美丽天使”的精彩瞬间。
而由医护人员自编自导自演的同名话剧昨天在省中医院演出,突出精选了 “医者”的感动画面,更是“天使情怀”真实和正能量的展现。书中出现的人物,包括医生与患者都出现在现场。 本报记者 王蕊 本报通讯员 于伟 沈晓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