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时报】树枝击中后总是幻想自己有病


时报讯 家住杭州郊区的徐勇(化名)先生,平时身体很健康,不过平日里话不多。就是这样一位身心看起来没有什么大碍的人,却在前不久,因被树枝砸到昏迷几分钟后,认为自己一定得了大病,几乎跑遍了杭城大大小小所有的医院。
被树枝击中后四处求医
前不久,徐先生正好下班回家。当他走过一棵大树时,风将树枝打断,不偏不倚正好砸中他。当时徐先生一下子失去了知觉。两三分钟后,才慢慢恢复意识。
之后,徐先生开始觉得浑身不舒服,断定自己肯定受伤了。从那天起,徐先生就开始了自己的漫漫求医路。
他跑遍杭城所有的医院,做了所有检查,可结果都显示他的身体非常健康。但他就是不相信医院的检查报告,甚至怀疑是医院编造了自己的检查结果。
这样疑神疑鬼的心理,慢慢开始影响他的正常生活。他不相信别人的劝说,执意要再去检查。
高温天引发心理问题
拗不过徐先生要到处求医的要求,家人带他来到浙江省中医院,找到了精神卫生科的高静芳主任。高主任看到病人后,首先就问病人是不是觉得最近十分焦虑。
高静芳主任解释,这位病人年龄在55岁左右,很可能进入了更年期。很多人认为只有女性有更年期,其实男性也同样有更年期。和女性一样,男性到了50岁以后,雄性激素的分泌逐渐衰退,这种体内荷尔蒙分泌的变化,会产生身心障碍,所以很容易出现神经过敏,常有压抑感。
加之病人性格并不开朗乐观,所以在心理郁结时,也没有找人排解。
可为什么在这个时候体现出病症呢?其中一个原因是夏季高温,人的情绪容易烦躁不安。加上被树枝砸到,就像一个催化剂,让他的病一下子显现出来。
气温高于35℃易情绪异常
高静芳主任解释,约有16%的人在夏季会发生“情绪中暑”,尤其当气温超过35摄氏度、日照超过12小时、湿度高于80%时,气象条件对人体下丘脑的情绪调节中枢的影响就明显增强,生理中暑和“情绪中暑”的比例都会急剧上升。
而徐先生就是因为高温季情绪影响,导致心理发生变化。加上他的年龄正处于更年期,一旦碰到类似朋友去世、车祸等刺激,就会引发心理疾病。
那么在夏季该如何预防外界环境和气温变化引起的心理疾病呢?高主任认为,在这个时间段,要保证全面的营养。
同时像徐先生一样处于更年期的男性,要加强运动锻炼,保证充足的睡眠,同时要保持乐观平和的心境。平时多和家人朋友沟通,将自己的一些情感需求告诉他人。也不应该为自己日益衰弱感到过分的难受,因为身体机能的下降是每个人都要经历的,所以要把心态放稳。
家人也要对处于更年期阶段的男性,多一些关心和包容。在这个阶段多多疏导鼓励对方。
●自测
情绪中暑常“烦、乏、怪”
高温天,如果表现出以下三点,就有可能患上情绪中暑:
烦躁,常会因微不足道的小事,与家人或同事闹意见,自己则觉得内心燥热,不能安下心来思考问题;
心境低落,对什么事都不感兴趣,觉得日子过得没劲,此种情况清晨稍好,下午变坏,晚上更甚;
行为古怪,常会固执地重复一些生活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