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你想要找的

信息资讯
News Information

- 信息资讯- 媒体报道

【浙江老年报】名中医的夏日养生方

2013-07-17 127
字号:

  陈意:保持好心情

  作为国家级名中医,陈意不但精于治病,也善于养生。他的养生方法不光应用于夏季,还同样适用于其他季节。

  中医认为,人体要依靠天地之气提供的物质条件而获得生存,同时还要适应四时阴阳的变化规律。明代大医学家张景岳有一句话:“春应肝而养生,夏应心而养长,长夏应脾而养化,秋应肺而养收,冬应肾而养藏。”人体五脏的生理活动必须适应四时阴阳的变化,才能与外界环境保持协调平衡,这便是俗话说的“顺应四时”。陈意表示,顺应四时非常重要,每个季节甚至每个节气都有其独到的气候特征,顺应季节变化调整身体状态可以以不变应万变。

  除此之外,生活有序也很重要。由于夏季闷热难耐,不少人都出现了夜不能寐的情况,事实上打乱个人生活规律也是不利于健康的。“我一般早上6点就起了,晚上也不熬夜,让自己的生物钟正常运转。”陈意的一天有很详尽的安排,每日进食也能够节制,从不暴饮暴食。陈意还提到锻炼的问题,很多人都认为每日锻炼能够增强体魄,但由于每个人身体条件不同,需要寻找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过量的运动反而会对身体有害。当然,许多患有慢性病的老年朋友,还是需要注意按时服药的。

  “之前说的那些的确适用于各个季节,但其实所有养生之道的根本在于一个‘心’字。”陈意表示,保持好的心情,以精神调试身体是他最为看重的养生方法。心情好了,身体机能就会跟着往好的方面发展,自身免疫力也会有所增强。更重要的是,用乐观的眼光看世界,会让生活变得更为多彩,病痛自然难以上身了。

  徐志瑛:散热别忘防感冒

  浙江省中医院中医内科主任医师徐志瑛是一位经验丰富的老中医,曾任浙江中医学院中医系主任兼浙江省中医院院长,也是远近闻名的浙江省名中医。在她看来,夏季养生最重要的一点便是平衡散热与取凉的关系。

  众所周知,在一年四季中,夏季是阳气最盛的季节,气候炎热而生机旺盛。而对于人来说,这个时候也正是新陈代谢旺盛的时期。俗话说“夏防暑热,又防因暑取凉,长夏防湿”,夏季养生的基本原则便是在盛夏防暑邪;在长夏防湿邪;同时又要注意保护人体阳气,防止因避暑而过分贪凉,从而伤害了体内的阳气。通俗说来,就是在面对夏季猛暑时,大家不能只顾散热,过于避热趋凉。古人之所以提出保养阳气,关键在于暑热外蒸,汗液大泄,毛孔开放,这样机体最易受风寒湿邪侵袭。

  夏天还有一个不能忽视的问题便是空调冷气的应用。徐志瑛表示,患有慢性病的患者最好不要使用空调,一般人用空调时要注意室内外温差不要过大。如果使用风扇的话,切记不可直接对着人吹。夏季可是“冷气病”的高发季节,一旦患病,轻者面部神经痛、下肢酸痛、乏力、头痛、腰痛、容易出现感冒和不同程度的胃肠病等;重者会出现皮肤病和心血管疾病,而老年人中出现的各种症状更加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