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夫妻半夜吵架,丈夫被“气”晕——浙江省中医院提醒您:突发剧烈头痛,切要警惕脑溢血
9月3日晚,高大威猛L先生因生活琐事与妻子发生争吵后,突然出现剧烈头痛,并出现了晕厥。起初,妻子和家人以为是中暑了,对他进行了刮痧,没想到症状越来越重,次日来到了浙江省中医院就诊。接诊的是神经外科徐震副主任医师,研读L先生的CT后,高度怀疑动脉瘤破裂出血,于是又安排患者进行血管成像(CTA)检查,证实了前交通动脉瘤破裂出血,随即进行脑血管造影(DSA),并连夜实施手术,夹闭动脉瘤,排除了再出血风险。
第二天一早,以黄李法教授为首的医院神经外科团队在查房时了解这一情况,还为这位患者开了一张免费的“处方”:健康更家和,家和万事兴。事兴精神爽,神爽促健康。劝诫患者和家属要和和气气,不要为了小事闹得不愉快而影响健康。


颅内动脉瘤就像是埋藏在大脑中的一颗“不定时炸弹”,随时都有爆炸的危险,一旦“引爆”,后果不堪设想,是脑血管病中最为凶险的一种。前段时间上海一位38岁年轻医生和一位知名医学教授因为颅内动脉瘤破裂猝然离世,令人扼腕。
定时炸弹——颅内动脉瘤
简单地说是脑血管上的异常膨出,其发生原因首先是先天性的(遗传),而高血压、动脉硬化、吸烟等会促使其生长及破裂。它的可怕之处在于:很多情况下没有任何症状,但在情绪激动、便秘、劳累、血压增高等情况下突然发生破裂,危害极大。所以虽然是一种良性疾病,却常常造成恶性后果。

颅内动脉瘤有“三高”——高患病率、高破裂率、高死残率
我国人群中颅内未破裂动脉瘤(UIA)的患病率约为8.61%,约有4千万人。每年颅内动脉瘤破裂率约为1-2%,第一次破裂后致残致死率约30-40%;出过血的动脉瘤再次破裂的机会及危险程度均大大增加,约40-60%的病人会在动脉瘤出血后的一个月内再次发生破裂, 而第二次破裂后致残致死率高达60-80%。
如何知道自己是否有颅内动脉瘤
目前的常规体检项目,很难发现颅内动脉瘤,头颅CT/MR平扫往往只能发现比较大的动脉瘤,对更常见的中等动脉瘤检出率很低。颅内动脉瘤的筛查,目前主要是依靠头颅CTA和头颅MRA这两项检查。周一至周五,这两项检查在浙江省中医院湖滨和下沙院区神经外科门诊都能预约,预约周期一般为3-4天左右。浙江省中医院拥有国内最先进的3.0T MRI和DSA机器多台,以及全球领先的640层螺旋CT。做这两项的检查效果非常棒!
如何预防颅内动脉瘤破裂
1. 管住嘴,迈开腿:低油、低盐、低糖饮食,戒烟酒,少喝咖啡并适度运动,远离三高。
脂肪摄入太多,时间长了,易造成高血压和动脉粥样硬化;多盐饮食易引起高血压,进而导致脑血管疾病;酗酒会导致血管扩张,血流加快,脑的血流量增加,是出现急性脑溢血发作常见的原因;抽烟会促进动脉硬化的发生,并造成血管内膜的损害;咖啡有兴奋作用,易引起脑血管的收缩,导致脑缺血、头晕等,增加患病风险。
新鲜的水果蔬菜富含维生素C、胡萝卜素,还有钙、磷、钾、镁等矿物质,以及很多膳食纤维。能降低胆固醇、增强血管弹性、保护脑血管健康。海鱼含有不饱和脂肪酸,对改善血管弹性和通透性、调节血压、降低脑血管病的发病率及抑制血栓都有很好的作用。
2. 避免过度刺激:注意天气变化、避免情绪刺激,已发现动脉瘤者应避免剧烈运动。
脑血管病发作和天气变化相关,夏秋季闷热,易胸闷、憋气,冬季天冷血管易收缩,过冷过热都会对脑血管产生不良刺激,诱发急性脑血管病。避免过度紧张、兴奋、愤怒等情绪刺激,特别是年龄较大的患者。对于已经发现颅内动脉瘤者应该避免剧烈运动,以免促进动脉瘤发展和破裂。
神经外科团队最后和小编强调说,上述措施只能一定程度减少动脉瘤的发展和破裂风险,并不能杜绝动脉瘤的发生和破裂。“人到中年,每3~5年做一次头颈CTA或MRA”是及早发现颅内动脉瘤的有效手段。发现动脉瘤后应及时找到专业的脑血管病医生就诊,以手术夹闭和经血管内栓塞是颅内动脉瘤是目前最有效治疗手段。
学科简介
浙江省中医院神经外科是我省中西医结合神经外科主任委员单位,各类脑血管病的介入、手术及中西医结合治疗是其技术优势之一。科室分湖滨和下沙两院区,目前拥有各级医师14人,其中主任/副主任医师8名,硕士研究生导师1名,博士学历3人,硕士以上占70%,与德国Ernst Moritz Arndt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外科建立良好学术交流关系。近年来对脑血管病和颅脑创伤的研究受10余项省部级和厅局级课题资助,在国内外著名期刊发表研究结果20余项。
本期专家

徐震 副主任医师
对中枢神经相关性头晕、头痛、肢体麻木的中西医治疗广受好评,对脑出血和缺血性血管疾病的诊治具有丰富的经验,擅长颈动脉狭窄,脑动脉瘤、脑血管畸形等的血管内介入及手术治疗,尤其擅长烟雾病的治疗,对脑肿瘤,颅脑创伤及后遗症的中西医治疗亦有独到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