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室简介
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浙江省中医院)医学影像科前身为浙江省立杭州医院放射科,创立于1946年,是浙江省最早成立的放射科之一。历经多年发展,于2011年正式更名为医学影像科,至今已成为集医疗、教学、科研于一体,综合实力雄厚的现代化医学影像科。
科室人才结构合理、梯队完善。现有各类工作人员近150名,包括医、技、护、工等,其中高级职称14名,硕士、博士共48名,硕士研究生导师6名,博士研究生导师2名,团队临床经验丰富、专业技术扎实。
科室设备先进、种类齐全,多院区共配备50余台大型医疗设备,包括3.0T MRI、1.5T MRI、256排、320排螺旋CT、光谱CT、DSA、数字X线机、口腔CBCT及双能X线骨密度仪等。科室实行精细化管理与亚专业分组,设立神经头颈、心胸、乳腺、腹部、肌骨等诊断亚专业组,以及DR、CT、MR、后处理等技术亚专业组,并配备专职工程信息组,年检查量近50万人次,综合实力位居省内前列。
科室承担浙江中医药大学相关专业教学任务,设医学影像学诊断教研室、医学影像学技术教研室及博士后工作站。学科平台包括浙江省“十二五”重点学科、“十三五”一流学科、浙江省中医药重点学科等。2005年成为全国中医药院校首个影像医学与核医学硕士点,2011年开始临床医学(医学影像学方向)本科招生,2015年获博士招生资格,2017年设立医学影像学五年制本科专业,2018年设立医学影像技术本科专业,2021年开始招收医学技术(医学影像技术方向)硕士研究生。目前每年培养本科生百余名,博、硕士研究生及留学生十多名。

技术优势
科室影像检查服务覆盖全身各部位,包括各类造影、乳腺X线摄影、口腔CT、DR、DSA、CT及MRI常规及各类功能性检查等。影像技术团队经验丰富,技术娴熟。影像诊断团队亚专业优势突出,业务精湛。近年来引入多品牌AI辅助诊断系统,大幅提升肺结节、骨龄、乳腺疾病、颅脑灌注及各类血管成像的分析效率与准确性。近年来,引进多台先进设备,3.0T磁共振可实现从解剖到功能、代谢的高质量成像,助力临床与科学研究;轻松实现心脏形态与功能一站式检查,并开展心肌、肿瘤的多参数定量分析;光谱CT能够一切扫描皆能量,实现能量CT的临床与科研工作有机结合;带有深度学习图像重建的256排CT可实现自由呼吸、无心电门控的冠脉成像,以及冠脉—心肌联合成像与低剂量采集。
科室急重症救治支持同样突出,科室建立了卒中、胸痛、VTE等影像检查绿色通道,能够快速完成检查并出具报告。同时配备影像组学与深度学习的科研平台,推动临床与科研深度融合,持续提升学科创新与服务能力。

学术地位
科室学术地位显著,是浙江省医学会放射学分会主委单位、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影像专委会主委单位,省级以上学会任职20余人。

科研成果
近五年承担国家级、省部级及厅级课题近60项,发表论文200余篇,其中SCI收录100余篇,中科院二区以上近50篇,最高影响因子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