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根求传承,杏林春又暖——我院“宣氏儿科”流派传承工作正式启动
前排右二为我院“宣氏儿科” 第三代传人——宣桂琪
3月8日,由浙江省中医药管理局组织的“国家中医学术流派传承工作室现场会”在杭隆重举行。作为浙江省首批入选全国中医学术流派传承工作室的四个流派之一,医院“宣氏儿科”流派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负责人
“宣氏儿科”以治疗惊风驰名杭城,为浙江省中医主要儿科学术流派,创始于清末民初,至今已有100多年历史。“宣氏儿科”创始人宣振元(1885-1947)先生来于民间,聪明好学,自学成才,年轻时博览众书,广求名师,深受越医影响,在民间博采土方、验方,从而以推拿、针刺救治急惊风而驰名杭城。
其子
宣桂琪,宣志泉之子,为杭城“宣氏儿科”第三代传人。1961年考入浙江医科大学,曾在江山县石门卫生所、江山县中医院等基层单位工作十二年。1980年5月上调回杭,在浙江省中医院儿科工作,先后被聘为主
宣老在40余年的临床生涯中,为全省培养了大批儿科临床人材。目前不少医师已成为各地中医儿科的骨干力量,其中有的已成为了当地名医,第四代传人的梯队也已搭建形成。
学术流派是中医学“一源多流”的文化特色,在中医药发展几千年的历史长河里,正是因为不同学术流派之间的争鸣与渗透,不断促进着中医药理论的完善和临床疗效的提高,推动了中医药事业的源远流长。“宣氏儿科”流派承袭四代,以其百年传承中形成的“治儿病需知调气;治外感,驱邪务净,善用“三宝”;治杂病,重调治,宜扶益,少滋补;治急惊贵当神速,治慢惊分清病机”学术思想在中医儿科领域独树一帜,对顽固性哮喘、高热惊厥、多发性抽动症、多动症、自闭症、高铅血症等疾病的治疗更是因其独特的诊疗技术和显著的临床疗效而享誉全省。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设立的杭州宣氏儿科流派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为“宣氏儿科”中医特色流派学术思想的传承、团队的培养、医疗技术与方药的挖掘研究等工作提供了政策和经费的支持,为宣氏一脉的流派传承搭建了广阔而坚实的发展平台。相信不久的将来,定能迎来中医学术流派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共同发展的新春天。

科教部 胡芳/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