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你想要找的

信息资讯
News Information

- 信息资讯- 医院动态

仁心与爱心相印 阳光与温暖同行——吕宾院长、曹毅书记亲切慰问“仁和之家”志愿者

2012-12-31 120
字号:

1231日的早晨,气温已经低至零下3度,而浙江省中医院“仁和之家”的志愿者们与往常一样,早早的就来到了医院门诊的志愿者服务点,开始为广大患者提供服务。

上午九点,院长吕宾、党委书记曹毅带着节日的问候,来到各个志愿服务点,向每一位志愿者致以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并赠送了新年贺卡和医院自制的中药——防感汤。吕宾院长说:“医生为患者服务,不仅需要有出色的诊疗水平,还需要一颗充满责任感的仁和之心,你们或许并不懂如何为患者诊治,但是你们充满爱心,在亲切的微笑中给予患者帮助,在关心的问候中给予患者支持,为患者带来另一种‘治疗’,希望这两颗‘心’——仁心和爱心,能心心相印,共同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曹毅书记说:“最近的天气格外的寒冷,但是每次在门诊看到穿着‘红马甲’的志愿者,我的心理就感觉特别的亲切,你们就像冬日里的暖阳,照在需要帮助的患者身上,使他们倍感温暖。谢谢你们,你们辛苦了!”在慰问中,吕院长、曹书记还一一与志愿者们握手,聊家常,如“当志愿者多久了?从家里过来方便吗?对医院志愿者工作有什么建议?”……大到志愿者工作的意义,小到志愿者们工作生活中的细节都一一询问。

志愿者们纷纷表示,他们做志愿者并不图回报,只想为每一位需要帮助的患者和家属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配合医院做好导医服务,为前来医院就诊的患者提供帮助,就是他们最大的心愿。浙江省中医院对志愿者工作非常支持,成立了专门的“仁和之家”志愿者协会,帮助、引导志愿者开展服务,为广大志愿者提供了可靠的组织保障。医院志愿者协会服务也十分人性化,如圣诞节、元旦都为志愿者营造浓厚的节日氛围,赠送温馨的小礼物和贴心的贺卡,让志愿者感受家一般的温暖。吕宾院长、曹毅书记和志愿者们都表示,希望“仁和之家”在医院和广大志愿者的共同努力下,能更好的为患者提供服务,为创造和谐优良的医疗环境、造福患者做出更大贡献。

“志愿者服务”扫瞄
链接一

上午,医院门诊大楼像往常一样忙碌,仁和之家的志愿者孟德晨、张超正在一楼大厅值班。突然,挂号收费的队伍中,出现一阵骚动,孟德晨、张超第一时间冲进围观的人群,看到一位老太太摔倒在地上,表情痛苦,他们马上上前询问老人哪里痛,伤到哪里,家人在哪里。

原来老太太姓唐,今天是来做针灸理疗的,可在挂号付费后由于走得太冲忙,不小心摔倒了,这一摔痛得她都站不起来了……接下来怎么办呢?两位志愿者想起在志愿者培训课上所学的应急处理措施,没有鲁莽地扶起唐阿姨,而是在确认她能自己站起来后,由孟德晨搀扶着唐阿姨来到门诊接待室,同时电话联系到了她的女儿。女儿得知情况后非常焦急,唐阿姨在电话里对女儿说:“不要着急,有志愿者陪着我呢。”来到门诊接待室,门办工作人员立刻帮助联系了急诊科,小孟又搀扶着唐阿姨去急诊科帮她挂号付费,陪她看病诊疗,陪她处理伤势,足足半个多小时。

当唐阿姨的女儿赶到,看到身穿红马甲的志愿者陪着妈妈坐着聊天时,终于放下了悬着的心。唐阿姨见到女儿后说:“我好多了,多亏了有志愿者在。”母女俩不停地感谢孟德晨:“谢谢你,谢谢......”。小孟笑着告别唐阿姨,又回到岗位上继续为大家服务。

事后,我们询问孟德晨事情经过,他说当时确实也有些手忙脚乱,但是看到唐阿姨一脸的疼痛,他又立马冷静下来想要怎么帮助她。整个救助过程中,小孟一直搀扶着唐阿姨,寸步不离,给予了极大的帮助。小孟很年轻,但他的热心助人、随机应变都体现了“仁和之家”志愿者的高尚素质。

“仁和之家”成立的时间并不长,但孟德晨这样的志愿者已经成为我们的中坚力量。一楼服务台最靠近门诊大门,咨询量最大,条件又比较艰苦,孟德晨主动要求在一楼岗位服务,他说这样他就可以帮助更多的人。同时,他也是 “仁和之家”成立以来服务时间最长的志愿者, 平均每周服务近20个小时。正是广大志愿者的努力,正使医院的服务质量悄然提高。谢谢你们,“仁和之家”优秀的志愿者们!

链接二

许锦华是一位资深志愿者,曾在海外生活过的他,在国外就经常做志愿者,身为杭州市志愿者协会的成员,他还参加各种志愿活动,并多次获得荣誉称号。得知省中“仁和之家”志愿者协会成立后,他欣然前来报名参加,并做了首诗送来,作为对“仁和之家”成立的贺礼。在服务岗位上,许锦华认真负责,热情仔细。有一天,他在做志愿者时,他发现一楼门诊轮椅使用起来不是很灵活,隔天中午,就利用自己的休息时间,拿着工具来到医院,给每个轮椅进行维修保养。许锦华说,之前做志愿者时修过轮椅,工具齐全,又有经验,这只是举手之劳。

许师傅把医院当作自己的家,把一起服务的志愿者当作自己的家人,空闲时经常会和大家交流分享。同时,具备多年志愿者经历的他,也给大家提出了很多宝贵的建议。感谢有这么优秀、尽职的志愿者加入我们的队伍,相信在大家的努力下,“仁和之家”志愿者的服务将会越来越好。



 

 

 

院办 陈岩明 门办 应京晶/供稿 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