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消化科STER内镜微创手术达省内领先


初诊时,胡大妈主诉自己上腹部隐隐作痛,反酸水已经半年了,看了很多医院,都没查出问题。我院院长吕宾教授对胡大妈进行了认真细致的检查,胃镜下发现其食管下段接近胃的地方长了一颗大小约2.0 cm的肿物,超声内镜提示起源于固有肌层。
大家都知道,人体胃壁共有四层组织组成:由内到外分别为粘膜层、粘膜下层、肌层、浆膜层。胡妈妈的肿瘤就长在肌层,这是一种良性的胃肿瘤。通常,传统治疗方法一般建议外科手术治疗,开腹或开胸,有时还需要切除食管或者胃的一部分,创伤大,费用高,恢复期长。消化科吕宾教授对患者的检查资料进行仔细的研究分析,在获得患者的知情同意后,决定用国际内镜治疗的最新技术——经内镜粘膜下隧道肿瘤剥离术(STER)切除肿物。STER是通过在距肿瘤近口侧约3-5cm切开粘膜,建立粘膜下隧道(图1),逐步分离组织,显露肿瘤,再沿肿瘤包膜在内镜直视下剥离,完整剥离后取出肿瘤(图2),用金属夹关闭隧道口(图3)。
运用这项技术可以不用麻醉,一次性完整剥离肿瘤,保持消化道的完整性,避免经内镜下黏膜剥离术后出现消化道漏和胸腹腔继发感染等并发症;而且,患者恢复快,住院时间短,医疗费用低,具有与外科手术相同的治疗效果,充分体现了微创治疗的优越性。经过40分钟,手术就顺利完成了,术中无出血,术后3天后就可出院。
STER内镜微创手术既不同于传统内镜下胃肠腔内的治疗,也不同于内镜下胃肠腔外的经自然腔道的内镜治疗,它就像鼹鼠钻地打洞般巧妙利用黏膜和肌层间的空间进行精确的手术操作。为消化道道固有肌层粘膜下肿瘤患者带来了福音。
图1 建立隧道 图2 分离肿瘤
图3 钛夹关闭隧道口 图4 取出的瘤体
吕宾教授在手术中
消化科 张烁/供稿 朱奕豪/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