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晚报】看病怎么营造安全感


今年4月1日开始的浙江省新一轮医改,把焦点集中在了“人”身上。
对医生来说,由他们提供的医疗服务,收费更高了,医生希望由此实现他们的价值;对病人来说,药价水分挤掉了,看病花钱不冤枉,他们更希望打破看病难的僵局。
这其中的关键词是:更好的服务。这是由很多小细节组成的更体贴的服务。
昨天,在由浙江省中医院主办的“两岸同行,情系浙台”的大陆、台湾医院发展论坛上,主办方邀请来几位台湾医院的院长,请他们来跟大家分享什么是更好的服务,台湾公立医院在管理理念、方式上是怎么先行改革的。记者全程旁听这个专业的论坛,发现其实许多都是出于人性关爱的基本反应。
医生开药,数据库会安全比对
电子化服务,是一个没有感情的技术体系,但是对技术的设计,是医疗服务的优秀理念,是医护人员对病人的细微关怀。
台北医科大学部立双和医院院长吴志雄讲到一些小的技术运用,是就诊、查房过程中一些小细节,但是在场的人听了都着实感到:这样看病就医,病人真的很有安全感。
比如,双和医院的医生看诊结束后,开始开药,他们每输入一种药物,数据库就根据病人的病史信息、用药情况进行安全比对——
比方,一位高血压病人之前吃的什么药,有没有成分相同的,以免同种类药物重复使用导致低血压;或者,医生开药的剂量超过极量,电脑也会发出警报提醒……
再说主治医生去住院部查房,每个人口袋里都有一个iPad mini,只要输入病人的姓名,就能调出病人所有的就诊资料、检查信息,跟病人沟通,都是一对一的。
跨领域小组,让医患纠纷解决在萌芽阶段
医患纠纷是一直存在并且很难解决的问题,也是大家很关注的在新一轮医改中能不能更有效解决的一个问题。
台湾的医院,也面临医患沟通、纠纷的问题。
“在台湾,虽然没有病人杀医生这么极端,但也有家属抬棺、聚众、撒冥纸这样的闹事发生。医疗纠纷是医院及医师的终极梦魇啊。”台湾义大医院副院长牟联瑞说。他接着介绍了一套义大医院应对医疗纠纷的方法——建立跨领域医疗小组。他们的办法是,让医疗纠纷在萌芽的阶段,就得到妥善的处理。
这是2010年成立的小组,大概的操作流程就是:对于满足以下条件的患者——
1、已治疗三天但诊断未明确。
2、已治疗三天但病情未改善。
3、潜在或现存医疗争议案件。
4、疾病复杂需跨三科以上会诊。
5、超长住院天数的个案。
由临床的医疗人员提案,然后再由院长任命部长(相当于大陆的处长)级以上之高阶主管,担任小组召集人,召集相关科部成员,讨论病人病情困难点、家属争议点,提出改善的做法与建议,最后将团队讨论结论告知家属。
这个小组很有成效。义大医院发生的医事争议事件,从2010年的33件减少到了2013年19件。
牟联瑞说:“团队合作可以帮助病人改善病情,即使没有作用,也可以方便病人了解到我们正在处理的进度,这样可以减少很多医疗纠纷。”
医生值一个夜班2000元,职业受尊敬程度高
浙江省实行新医改以后,药品零差率了,但医疗服务价格涨了。医疗卫生圈里圈外,大家都认为这是提升医务人员价值的良好导向。
怎么体现医护人员的价值?比如医生的收入,就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它关系到医生的付出,有没有得到相应的合理回报,他们的价值是不是得到了充分的肯定。
在这一点上,台湾医院的手笔是比较大的。比如,双和医院对于外科的医生,有一条要求:患者入院后,医生十分钟以内接诊。这个科室24小时有人值班,一般科室的医生每个月都会轮到3~5次通宵值班的情况。
“值班期间,没有事的时候,医生是可以睡觉的。”吴志雄说,“但是无论一个医生是值了一夜班还是恰逢无事睡了个大觉,医生都得到2000元人民币每晚的值班奖金。”
在台湾,大家对医生的重视,有一种方式就是体现在给医生的薪金上。“在双和医院,医生从医院得到的薪水,平均一个月是5万元人民币左右。”吴志雄说,“在这样的情况下,医生的积极性会有很好的维持。”
当然,和收入的衡量一样,医生受尊敬的程度,也是体现一种职业的社会地位的元素。
“作为医科大学的附属医院,我常常鼓励医生要以教授的身份退休。”吴志雄说,双和医院的医生,都在临床、科研、教学三方面齐头并进,“医学领域的知识、方法,基本上每半年就必须要更新了,所以我们很鼓励医生们大力搞科研。”为了更好地配合医生做研究,双和医院聘请了不少在校博士生,给医生们当科研助手。
本报通讯员 黄双 于伟 本报记者 章咪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