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快报】每天要看二三十个“渐冻人”


“渐冻人”靠眼球
写出4万字《把心捂热》
他叫汪建华,57岁,2006年被确诊为运动神经元病,又称“渐冻人”,全身唯一能动的只有眼睛,与英国著名科学家史蒂芬·霍金患的是同一种病。
这种病的年发病率为1.5/10万,患病率约为6/10万,男性略多于女性,好发年龄为40岁-60岁,预后较差,病程从1.5年至10年以上不等,许多病人因为护理不当等原因,在2-7年时死于肺部感染和呼吸麻痹。
裘主任说,汪建华之所以让他感动是因为,他在明确诊断后,不仅没有放弃生命,却靠眼球写了一本长达4万字的书——《把心捂热》。
“风剪荷叶摇珠落,雨浸芭蕉听春响”,这是汪建华书中的第一段文字。2007年,他因呼吸困难陷入昏迷,醒来后,丧失了对自己身体的支配能力,甚至无法做出一个简单的表情,全身唯一能动的只有眼睛。然而,他和他的家人都没有放弃。为了照顾他,妻子提早退休,一天24小时守着他,为了支付昂贵的医疗费,她还卖了房子。女儿也以医院为家,结婚那天,她的丈夫是在医院的病房里把她接走的。
汪建华的床头有一个巨大的拼音板,上面有23个声母、24个韵母、10个数字、11个标点,依次列成表格。这既是他和家人交流的方式,也是他写书的工具。眼球转动表示确认,眼球往左边转表示在左边,眼球往右边转表示在右边。每确认一个字,他的妻子至少要在拼音板上点3次。《把心捂热》分为纪实篇、札记篇、诗词篇。汪建华希望能通过本书告诉和他一样的患者,不要丧失希望,要坚强快乐地活下去。
“渐冻人”无法根治
精心呵护可延长患者寿命
裘昌林主任说,目前,渐冻人无法根治,医生所能做的只是延长他们的寿命,减少他们的痛苦。他们真的很脆弱,有时候一口痰都可能要了他们的命。对他们来说,精心护理很重要,护理得当可延长他们的寿命。一旦患者的延髓神经麻痹时,患者喝水要用吸管,动作要缓慢;饭要吃比粥干却比饭稀的那种不干不烂的;每小时要翻一次身,扣一次背,以防肺炎;每次大小便后泌尿系统要清洗干净,以防尿路感染;时刻留意患者的头位,以防诱发吸入性肺炎;尽量配一个呼吸机等。
由于渐冻人的病因和发病机制还不明确,所以,目前还没有有效的预防措施。
“临床上不少患者是在一次感冒或腹泻后确诊的,最初表现为眼睛睁不大,早上还好些,下午会比较严重,渐渐地出现重影、复视,四肢无力,走不了路等症状。”裘主任说,一旦出现上述症状应及时去专科就诊,早诊断、早治疗有助于延长患者自主生活的年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