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时报】20多年手臂剧痛走路就像踩棉花


【诊疗日记】 口述:浙江省中医院骨伤科华江主任医师
前两天,在我们医院骨伤科17病房的患者沈丽芬,终于顺利康复出院了。看到她脸上的笑容,作为她的主管医师,能通过手术帮助她解除这么多年的病痛,心里很欣慰。
这几天,沈丽芬已能下床,在病房里来回走了。我们问她手术后疼不疼,她笑着说,一点不良反应都没有,走路非常好。
左臂疼痛20多年
今年56岁的沈丽芬,在她30岁时,就开始出现左肩左臂麻木疼痛。每次疼痛会有针扎一样的麻木,像是蹲久了,两小腿针刺样的感觉,麻木后一阵阵疼痛。
早些年,沈丽芬和家人也并没当回事,还以为是不小心扭伤,用伤筋止痛膏贴敷,或红花油涂抹一下,丈夫天天当土郎中为她或敲打或按摩。可随着年龄增大,她的病情却越发严重。尤其这近一个多月来,疼痛持续时间很长,而且频繁,她经常夜里痛得睡不着觉,不停哭着说疼,丈夫不得不起来为她按摩敲背止痛。丈夫带着她去医院挂盐水、使用激素或止痛药,仍不见效。
两周多前,丈夫陪着沈丽芬,到我们医院骨伤科治疗,当时正好由我接诊。她被送来医院时,走路软绵绵的,就像是踩着棉花,颈椎痛、手痛,肩膀也感到酸痛麻。
我仔细询问了患者的情况,经过拍片等检查后,发现她的疼痛原因,竟然是脊髓型颈椎病中最常见的颈椎间盘突出压迫神经,也就是第5第6节颈椎严重压迫神经,发展下去很可能会导致瘫痪,必须立即进行手术!
长期伏案致颈椎病年轻化
椎间盘是椎体与椎体之间的骨盘,起到润滑关节、负重的作用,它很容易退化、老化。第5第6节椎体,经常受力和负重,一旦老化破损,会压迫神经,很容易造成瘫痪,只有通过手术解决。
这个手术对患者来说非常关键,当时患者对手术的风险很担心。我们采用了微创的方式,在患者的第5第6颈椎处放融合器,避免了以往手术需放置外置钢板,导致钢板与食道间的摩擦造成的食道瘘和破裂。
这种颈椎间盘突出压迫神经,多发于50岁以后的中老年人,根本原因是因为这些中老年人,因长期伏案工作多年,导致了病症的出现。最近几年,颈椎尖盘突出,越来越有年轻化的趋势,特别是现在很多年轻白领,经常需面对电脑或长期伏案工作,颈椎长时间不活动,导致了颈椎间盘突出压迫神经。
平常多锻炼颈肩部肌肉
目前,我们接诊的20例这样的患者,都成功实施了手术,恢复状况良好。
脊髓型颈椎病是一种常见疾病,又称颈椎综合征,是颈椎骨关节炎、增生性颈椎炎、颈神经根综合征、颈椎间盘突出症的总称,是一种以退行性病理改变为基础的疾患,严重影响患者生活。
建议大家在日常应加强颈肩部肌肉的锻炼,工作之余应该做头部以及双上肢的前屈、后伸、旋转运动,这样可以缓解颈肩部疲劳,能使肌肉发达,增强颈椎的韧度,有利于颈段脊柱的稳定性,增强颈肩顺应颈部突然变化的能力。所以加强颈肩部肌肉的锻炼,有助于预防脊髓型颈椎病。
还应避免高枕睡眠,枕头过高会使头部过度前屈,可加速颈椎退变。平时要端正头、颈、肩、背的姿势,不要偏头耸肩,谈话、看书时要保持脊柱的正常位置。
预防脊髓型颈椎病还应该做到,注意颈肩部保暖;避免颈部过度疲劳;坐车时不要打瞌睡;劳动或走路时要防止颈部受伤;长期伏案工作者,应定时改变头部体位,按时做颈肩部肌肉的锻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