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报讯 上周四,25岁的小吴,来省中医院肛肠外科复查,原本愁眉不展的脸上终于浮现笑容。年纪轻轻的他被便秘困扰了两年多,甚至非得蹲在马桶上,才能顺利排便。省中医院肛肠外科林国强主任说,像小吴这样年轻的便秘患者,他的门诊中碰到不少。其实年轻人碰到便秘,最好先改变自己的排便姿势。 上班匆忙只得强忍宿便 小吴刚工作两年,工作努力。因为家离单位远,每天上午坐车去上班都要花一个半小时,每天起床后的时间就显得特别宝贵。 “因为我有早上排宿便的习惯,上班之前一定要先上大号。但是随着马路越来越堵,我又不想早点起床,出门准备的时间就一再被压缩。上班没过一个月,我发现自己早上还没有酝酿出便意,就要急着往单位赶。这对我来说太煎熬,我只能一路忍着,到了单位才能畅快解出。”小吴在诊室里倒出了苦水。 而且作为一个略有洁癖的人,小吴对厕所极为挑剔,单位的厕所他都要先自己在座便器上消毒后才使用,而且这样排便都会觉得不舒服、不适应,常常“攒”着回到家之后再上一次厕所。 除了对单位的座便器不适应之外,小吴说自己在外面就餐时,或是出差时,对那些酒店、餐厅的卫生间都觉得很“脏”,有时候出差去,宁可憋着、忍着好几天,也要回到家里才排便。 蹲在马桶上才能顺利排便 这么憋着,后果也很严重。前年10月份,小吴明显感觉自己排便困难,即便不出差,也要一个星期才勉强大便一次,苦不堪言。 “我起初还不敢把这个问题告诉妈妈,有一次,我在厕所里待了3个小时,都没有解出大便,那种痛苦难以言说,后来还是靠开塞露才解决。”小吴说着说着,脸上的表情非常痛苦。 小吴便秘的事情,终于还是被他妈妈知道了。一次整理房间的时候,小吴妈妈在他的抽屉里找出了很多开塞露和肠润茶。“我妈妈很担心,因为我和她都觉得中老年人才会便秘,但为什么自己这么年轻,也会得上便秘?”小吴说,接下来的日子里,妈妈也帮他找了很多治疗便秘的偏方,比如喝香油,一大碗香油喝进去,但仍无法解决便秘。 “后来,我在网上查了很多资料,说不少便秘其实都是排便姿势不对导致的,专家们建议排便最好蹲着。因为家里是用座便器,我就开始两脚分开蹲在马桶的边沿上,没想到用这种姿势排便,相对轻松了一些,原来要用开塞露的情况也越来越少。”小吴说,因为自己的便秘还是比较严重,就到省中医院林国强主任这里咨询,林国强主任很赞成小吴改变姿势来缓解便秘的方法。 ●提醒 蹲姿用力较小但不适合老年人 虽然导致便秘的原因有很多,比如年龄长者比年轻人较常出现便秘,疾病与药物也是诱因,此外还有心理压力,长期抑压便意等。“人们往往会选择各种治疗便秘的方法, 比如吃泻药,用开塞露等,但他们却忽略了一个重要的地方——排便姿势。” 林国强主任作了一个研究,坐式排便平均花费时间为1.9至2.1分钟,蹲式排便平均花费时间0.85分钟,觉得坐式排便有痛快感的人只有14%,常常有排不尽排不畅的感觉,而觉得蹲式排便有痛快感的人能达到44%。此外,林国强主任经过很多例临床便秘病人研究发现,这些便秘病人换了姿势,变成蹲姿排便之后,排便会更容易更轻松。因为理论上来说,肛肠角越大,排便时所费的力气较小。 “蹲姿排便的优势在于用力较小,排便者自觉排空时间较短。对于发生心梗或中风风险较高的人群,医生会使用一些通便药物,来减少他们排便时的用力,以减少风险。而蹲便有减少排便用力的作用,尤其是腹压没有坐姿高,理论上来说对防治排便时发生意外有好处。但蹲姿目前只适合中青年人,老年人并不适合,因为蹲姿时腿部和膝盖的受力比较大,老年人易摔倒造成伤害。”林国强说。 ●图解 排便通畅关键在于“肛肠角” 林国强表示,他认为蹲姿可能有部分缓解排便困难症状的作用,蹲姿排便比坐姿好的依据,主要在于“耻骨直肠肌”。 “从解剖学角度看,我们身体里的这块肌肉从一侧耻骨出发,在直肠后面绕一圈,再回到另一侧耻骨,形成一个环,正好把直肠钩拉住,使直肠形成一个向前的角度,我们称为‘肛肠角’,也叫肛门直肠角。一般来说,坐姿的肛肠角大约是80°至90°,而蹲姿时肛肠角可以达到100°左右。”林国强说,一般而言,如果采取蹲便的姿势,因为肛门直肠角扩大,肛门周围肌肉会更放松,直肠弯曲度减小,可以缓解大便梗阻的现象,同时蹲着能借助重力的作用,用更少的力排出大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