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专家群英荟萃,疑难肠病手到擒来
消化道不仅负责食物的消化、吸收,也被认为是重要的免疫及内分泌器官。消化道非肿瘤性病变,特别是炎症性疾病,常伴疑难杂症。IBD(炎症性肠病)与你同行——病理专题会,于2023年5月7日上午,在我院湖滨院区门诊八楼多功能报告厅举行。



党委书记何强教授在开场致辞中对我院IBD工作表示了肯定,他指出作为国家炎症性肠病区域诊疗中心,我院依托现代医学,特别是病理、分子诊断技术做到了“精准”,医院消化内科更是担任国家重点中医脾胃病学科,将传统医学的“整合”落实,并带动区域共同发展。会上,消化内科学术带头人吕宾教授为来自美国芝加哥大学病理系的肖书渊教授颁发担任我院客座教授的聘书。会议由副院长吴建浓教授主持。

会上,肖书渊教授就急性肠炎、慢性肠炎的病理特点,从具体困扰临床的疾病出发,结合实例,深入浅出地讲授了IBD病理鉴别诊断要点,突出了平时易被忽视的“正常”病变以及背景情况。我院病理科主任张春丽讲授了克罗恩病病理活检诊断要点,亦是干货满满。

授课之后就是大家最感兴趣的疑难病例讨论环节,六例病例分别由来自浙二、浙江省中医院,宁波市中医院,宁波大学附属人民医院的医师分享汇报,由我院张春丽教授、毛玉萍教授,兄弟医院姜支农教授(邵逸夫医院)、许晶虹教授(浙医二院)、李君教授(浙医一院),以及肖书渊教授等病理科专家进行点评,为在场同仁分析解惑。大家也纷纷抓住宝贵的机会,向现场病理学专家提出针对病例、以及自身工作遇到的难题提问咨询。正如肖书渊教授所说,医学因分享而美好,现场人员均沉醉于学术中。

最后,吕宾教授回顾感慨IBD专科医生从既往追求“诊断”炎症性肠病,到现在精益求精“鉴别”求真的转变过程。他表示机遇与挑战并存,相信在肖教授的加入支持下,我院疑难病理的诊断水平将更上一层楼,同时联动区域周边共同进步。
新闻稿撰写:叶成
审核:范一宏,应学
摄影:王妞梦
消化内科支部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