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坐久卧有风险,小伙“躺着也中枪”!下沙院区多学科接力协作成功救治一名急危重症患者
“好吃不过饺子,好受不过躺着”,从这句俗语中不难看出,中国人把“躺着”当成一种享受。然而,30岁的小李压根没有预料到,“人在家中坐 祸从天上落”,躺躺养养身体非但没有把身体养好,竟然差点把他送到“鬼门关”。
这是怎么回事儿呢?
小李是个五好青年,平时不抽烟不喝酒,一门心思努力赚钱养家。1个月前受凉发热后,一直有咳嗽不适,活动后气急等症状。但是小李并没有在意,只在家附近的小诊所挂挂盐水,然后回家躺躺休养身体,准备养好身体再回去好好工作。发病那天早上起初自我感觉一切都很正常,直到他觉得胸闷,透不过气,家属看到他面色惨白,口唇发紫,全身大汗淋漓,才立即送到浙江省中医院下沙院区急诊中心。
急诊团队刚给他上好心电监护,就看见监护上的心跳从124次/分,直线下降到20次/分!大动脉搏动消失,瞳孔开始散大!急诊医护人员迅速启动心肺复苏抢救流程,予胸外按压,静脉推注肾上腺素,清除口腔分泌物,气管插管接呼吸机辅助通气,冰帽亚低温等治疗。经过五分钟的胸外按压,患者自主心律终于恢复,吸纯氧的条件下,氧饱和度也逐渐上升到90%以上,瞳孔也开始回缩,患者总算从鬼门关被暂时拽了回来。这时患者的血气分析结果出来了,动脉血PH只有7.03,血乳酸高达达到了14mmol/L。高血乳酸意味高死亡率,据统计血乳酸大于13.0 mmol/L的休克患者,死亡率高达78.79%。这时患者在大剂量去甲肾上腺素维持下血压勉强维持在85/40mmHg,根据患者的循环情况,应给予患者大量补液,但大量补液很可能影响肺部的氧合情况。而当时患者的氧合情况也不容乐观,吸纯氧的条件下,氧饱和度勉强维持在90%。急诊团队又及时调整呼吸机参数,在有创血流动力学监测下予以纠酸补液。患者血压逐渐上升,血乳酸开始逐渐下降,意识情况也开始有所好转。病情相对稳定后转入ICU进行进一步诊疗。

转入ICU病房,ICU医生继续给予小李强有力的生命体支持,进一步稳定了生命体征、同时积极开展脑复苏治疗。随着脑复苏成功,小李逐渐清醒,而引起小李心跳停止的原因成为ICU医生最想解开的谜团。在雷澍主任带领下,ICU医生逐一排查,结合患者之前有较长时间卧床病史以及咳嗽、活动后气急,发病后D-D二聚体增高情况,高度怀疑患者存在肺栓塞。
肺栓塞最常见的原因是深静脉血栓脱落随血液循环进入肺动脉及其分支,造成身体缺氧,而肺动脉主干或者大分支被血栓堵住可导致急性右心衰竭乃至死亡。在小李的身体能耐受外出检查后,ICU医生立即安排肺动脉的增强CT检查,检查结果让大家大吃一惊,两肺动脉主干以及多个分支严重栓塞,其中左肺下动脉完全闭塞。

原因找到了,针对病因,ICU团队做了精细评估以及危险分层。认为小李存在补救性再灌注治疗指征,在院区医务科主持下,呼吸科、心内科、放射科等相关科室联合讨论后,制定了最优化治疗方案。由医学影像科副主任孙志超亲自为小李进行了肺动脉造影以及局部溶栓治疗。
日前,小李恢复良好,已转至普通病房。转出ICU时,ICU的医生护士反复交代小李:少躺躺,多动动,生命在于运动!

造成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常见原因除了肿瘤、妊娠、避孕药、静脉曲张、静脉炎等特殊生理病理原因外,长期不适当的卧床、或者健康人平时肢体活动减少,也是很常见的引起深静脉血栓的因素。既往我们也曾接诊过25岁的IT程序员,整夜加班后,第二天早晨在结束加班起立的那一刻,突发严重肺栓塞,一度病危,经过ICU尽力抢救才转为为安。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长途乘车或乘飞机久坐不动、或长时间的静坐上网、玩游戏的人越来越多。而长时间的静坐等可使下肢血流缓慢、淤滞,促发下肢静脉血栓形成,栓子一旦脱落就会造成急性肺栓塞或脑栓塞。因此,肺栓塞在中青年中的发生率有逐年升高的趋势。本案患者肺栓塞的发生就很可能与长时间久坐打游戏有关。因此,我们不但要对长期卧床或不活动,手术、创伤、 恶性肿瘤、妊娠及口服避孕药等血栓高发的患者预防血栓形成,而且,要对长途乘车或乘飞机、上网、玩游戏、办公等需长时间的静坐的民众进行宣教,尽量减少久坐的时间,防止下肢静脉血栓的形成。另外,久坐还会增加直肠癌、前列腺炎、不孕不育、心脏病等疾病的发生。美国哥大医学院一研究新结果显示:每天久坐不动的时间越长,死亡风险越大,两者直接相关。研究人员发现,单次坐60分钟以上死亡风险翻倍,而额外锻炼并不能降低因久坐带来的死亡风险。建议每坐30分钟,最好活动5分钟。有血栓风险的人员如要长途乘车或乘飞机应穿有压力梯度的弹力袜进行预防。
下沙院区急诊中心、ICU联合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