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晚报】40岁儿子无法救治,70岁老父亲决定捐出儿子器官与遗体
“2017.1.21天很冷,做了这个冬天最温暖的一件事。在急诊,虽说见惯了生死,却也时时被一些事触碰着……一个白发苍苍的老人,儿子脑干出血抢救后,无自主呼吸,住进了EICU,家里还剩一个未成人的孙子,老人红着眼眶和红十字会谈遗体捐献的事儿,未有要求半分补助也未提及家里的困难,这样明事理的老人深深感动了我,因此在群上呼吁了捐款。急诊科的医生护士们不约而同,伸出了捐助之手,虽然钱不多,也无法弥补老人的心伤,但是我们给予的是作为医护人员的温暖-这样的老人值得敬佩!相信,明天,捐款单上会排满更多的名字!因为我们是省中急诊人!”
这是一段来自省中医院急诊中心护士章徐洁朋友圈的文字,这两天,许多人都被这位老人给感动着,也为老人的不幸而忧伤。今天,钱江晚报记者陪老人一起送儿子走完生命的最后一程,这白发人送黑发人的场面令人唏嘘,但这简单文字背后的不简单故事更是令人动容。
儿子突发意外无法救治,老父亲决定捐出儿子器官与遗体
省中医院急诊中心主任黄小民告诉钱报记者,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老人的儿子王强在河坊街某餐饮店工作,1月20日下午3点50分,他趁休息时坐在店里吃东西,突然发生一阵猛烈的呛咳,随后便失去了意识,同事赶紧拨打120将其送入就近的省中医院抢救。
当时,人已处于深度昏迷状态,呼吸道塞满异物,血压已经爆表,综合总总情况考虑是脑子里有血管破裂所致,后经确诊,果然是脑干大出血,这是神经系统的急重症,病死率极高,而王强的情况更糟糕,已没有手术机会,只能靠机器维持几天生命。
1月21日下午3点多,王强的70多岁的老父亲王惠生孤身一人从江苏扬州老家赶来,听医生介绍完情况后,老人强忍着泪水,理智地做出了一个决定,放弃治疗。随后,老人又在跟医护人员的沟通中受到启发,产生了捐献器官的想法,“虽然他人已经没得救了,但他的器官还是好的,把那些能给大家用的器官都捐了吧”这是老人跟医生说的原话。
而到了1月22日下午,浙江省红十字会的工作人员来到省中医院沟通见面办理相关手续时,老人的决定更是震惊了在场的所有人,他不光捐献儿子的器官,还决定捐献儿子的遗体。
老人的经历与坚强感动了省中医院急诊中心的医生和护士们,包括章徐洁在内的几个人一商量,决定为老人捐款,由中心主任黄小民带头,你一百,他两百,院内其他科室的医护人员听说后也纷纷赶了过来,甚至有轮休的医生还特地微信转账。今天一早,省中医院党委书记曹毅亲自将7300元捐款交到老人手上,虽是杯水车薪,但也是医护人员的一份心意。
老人同意捐献儿子遗体的唯一要求是:在送走遗体前见儿子最后一面
今天中午12点多,钱报记者在浙大一院重症监护室医生办公室见到了老人王惠生,他一头的银发,面容憔悴,双眼布满了红血丝,眼眶还湿湿的。
“都是他自己太不注意了,真是一点办法都没有。”只开口说了一句话,老人就停下了,他举起右手按住自己的眼睛,想阻止眼泪留下来,同时配合深呼吸,想让自己的情绪平静下来。
过了好一会儿,老人主动跟记者说:“他有高血压,查出来已经有好几年了,最高的时候有180,现在已经降到了150,药么老是吃吃停停,我是每次打电话都提醒他要注意,可他自己总是想想还年轻没事,这下好了,出了大事,人就这么没了。”
这时,省红十字会的一位工作人员走进来,凑到老人耳边低声说:“他们那边已经下来了,我们先过去等吧。”乍一听这话,记者不太明白其中的意思,问了省红十字会的工作人员才得知,摘取器官的手术已经完成,在把遗体送走前,老人要赶去见儿子最后一面,这是他在同意捐献前提出的唯一要求。
从浙大一院的5号楼三楼到手术的另一幢楼,老人迈着沉重的步伐走在前面,弓着背,迎面的冷风吹来好似利刃尖刀,吹得脸上有点刺痛,而此时,老人的心中定比这痛千万倍。
在等待遗体下楼的时间里,记者就静静地陪老人站着,没想到老人家自己凑过来说:“小何,王强有酗酒的习惯,两年前跟前妻分开后,因为心情不好,喝得就更厉害了,这两年他一个人在杭州打工,很少回家,我们都知道他的不容易。”
短短70天,老人相继失去两个最亲的人
大约5分钟过去,省红十字会的工作人员跑过来把老人叫走,他们匆匆走进一个小门,是一个电梯间。随着“叮咚”一声,电梯门打开,推出一张平床。老人从裤子口袋里掏出手机,交到省红十字会工作人员的手中,“麻烦帮我拍张照片,他在家里还有一个11岁的儿子,我想把他最后的样子拍下来留给他的儿子。”老人站在平床边,等待着医护人员打开包好的遗体。
“王叔,咱不拍照片可以吗?因为他现在的样子肯定没有以前的照片好看。”在老人未见到儿子最后一面前,省红十字会的工作人员凭经验先打了个预防针。
可她的话刚说完,之前一直强忍着泪水的老人哇一声哭了,所有的伤心与痛苦一泄而出,他再也无法自控。一旁省红十字会的工作人员赶紧把老人扶开,而医院的工作人员则迅速整理好遗体,以最快的速递送到门外等候的车上。
一切的事情都尘埃落定,老人打算尽快赶回扬州老家。就在陪着老人走出医院打车回住处的路上,他说了句:“70天前,他妈妈生病走了,今天,我们唯一的儿子又走了,两个多月的时间里,两个最亲的人离开,我真的受不了。”
不过,他说自己不能沉浸在悲伤里,老伴生病欠下的医药费得还,家里11岁的孙子得抚养,他不能再倒下了。至于替儿子做出捐献遗体的决定,他也经历过强烈的思想斗争,最后想着“他生前没为社会做什么贡献,死后能造福别人也是好的”。后来,记者从省红十字会了解到,经过评估,医生最后取走了王强的肝、肾和角膜,他的生命将在好几个人的身上得到延续。
送老人坐上出租车,目送车子远去,祈祷这对爷孙俩今后的生活一切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