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封特别的感谢信
近日,我们收到了一封特殊的感谢信——信的主人是我院骨伤科的主任医师马镇川,而他要感谢的人同样来自我院。
2年前,马镇川在体检中发现肺部有小结节,两年情况未有明显变化,一直在积极观察中。然而,就在今年8月底的体检中,CT显示左肺上叶小结节变大。医学影像科喻迎星副主任医师根据多年读片经验,强烈建议马镇川引起重视,进行进一步治疗。
9月,一过完中秋节,马镇川就住进了自己工作多年的医院——浙江省中医院。九病区胸外科的医护兄弟姐妹们,昔日一起工作,今日却变成了医生与患者的关系,马镇川笑着说:“这种感觉挺特别的,不过我很放心也很安心,我对胸外科团队很有信心。”
经过医学影像科和胸外科专家会诊,医生怀疑肺部结节高度癌变风险,建议马镇川进行手术治疗。随后,医务部出面协调了麻醉科、手术室、胸外科、骨伤科、呼吸内科、病理科等科室,组织多学科会诊,会诊结果无异议。9月22日上午,马镇川接受了胸腔镜下左上肺叶切除术。
谈起手术,马镇川说,尽管自己是名医生,但与即将接受手术的病人们一样,在手术前,也经历了担心和害怕。好在有九病区护理工作人员的鼓励和宽慰,慢慢地调整好心态,怀着对医护人员的信任,抱着顺其自然的心境接受手术。手术由胸外科主任童红卫主刀,郭小文主任麻醉。手术很成功,马镇川迅速恢复了健康,一个礼拜后出院了。
这一次角色置换对于马镇川来说,感触良多。当前社会中,日趋紧张的医患关系不仅正在严重影响医疗秩序,而且已成为社会不和谐的因素之一。然而,医患关系的实质是“利益共同体”。因为“医”和“患”不仅有着“战胜病魔、早日康复”的共同目标,而且战胜病魔既要靠医生精湛的医术,又要靠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和积极配合。对抗疾病是医患双方的共同责任,只有医患双方共同配合,积极治疗,才能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院办 吴枫/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