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程过半,亮点璀璨——浙江省中医院2015上半年主要工作成绩斐然
2015年上半年,在政府大力倡导《关于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5〕38号)新医改政策的影响下,医院积极加大医疗公益性,进一步规范医生诊疗行为,缓解患者就医压力,充分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和工作热情。在破除以药养医、发展社会办医、开展分级诊疗等方面迈出扎实的步伐,在方便群众就医、减轻看病负担上取得实效,不断提高医疗卫生水平,满足人民群众的健康需求。
在今年3月底“2015中国医院竞争力论坛”上,香港艾力彼医院管理研究中心发布了“2014中国中医医院竞争力排行榜100强”,浙江省中医院位列第七名。在该中心推出的“中国最受欢迎中医医院TOP10”微信投票中,医院在候选的全国排名前50的中医医院中排名第五。近年来,香港艾力彼医院管理研究中心每年基于科学、量化的评价体系发布“中国医院·竞争力排行榜”,中医医院竞争力排行榜为今年首次发布。
囿于医疗空间、综合规模、医改政策影响等因素,2014年浙江省中医院医疗总收入在省级综合性医院中仅排名第七,但在科学研究、学科建设等软实力项目均有所突破:1、临床研究方面获得浙江省重大科技专项5项,省级医院排名第二;2、基础研究方面获得浙江省自然基金24项,位列第一方阵,省级医院排名第三;3、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达到9个;4、浙江省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9个。5、省级重点专科7个,位列省级医院第四;国家卫计委重点专科5个,排名省级医院第三位。
承接2014年良好态势,医院今年上半年在就医服务、医疗合作、科研教学、中医特色、院区建设等各方面继续呈现稳定发展趋势。
一、方便群众就医,减轻看病负担。1-6月药品比例40.52%,较2014年度下降1.86个百分点;平均住院日降至9.2天,较2014年下降0.2天。门诊均次费用326元、出院均次费用15083元,均达到了省政府“双控”指标。持续完善预约挂号服务,上半年预约24494人次,成功取号18007人次。加大中药邮政配送力度,上半年配送业务已扩大到全省,共配送65104人次。全面实施银医通自助服务项目,病房二期也顺利上线,提高了门诊、住院服务效率。
二、深化合作办医,构建“省中医联体”。进一步深化与三所全面托管医院的合作办医,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托管工作,省领导高度肯定托管成绩。3月省卫生计生委主任杨敬、医政处处长王桢等一行莅临松阳县人民医院进行督查和调研,对合作办医工作给予了高度肯定。4月省卫计委副主任张平等一行3人赴人民医院调研,评价医院首创“一托二”(一院托两县、一县托两院)合作办医特色明显,各项创新举措到位,各项业务指标实现了飞跃式发展。与安吉县中医院除通过紧密型全方位医疗合作提升医院管理、科研、技术、教学等方面综合实力外,探索以资金、利益为纽带的发展共同体、利益共同体合作模式,经与县政府、县卫计局共同争取,目前双方已达成初步合作意向。与浙江民政康复中心﹝浙江康复医院﹞协作,设立浙江省中医院城东分院,新增床位150余张,打造以现代康复医学为主,中医药、针灸、推拿为辅的特色康复治疗中心。经多方考察、洽谈和协商,医院以品牌、人才、管理和技术等形式作为投入,与德国柏林大学和洪堡大学夏瑞特医学院开展医疗合作,通策集团投资资金、医疗场所等,拟创办一所盈利性混合制医院。凭借医院品牌、学科建设、专家队伍、技术水平、科研能力、人才建设等方面优势,打造“浙江省中医院医疗联合体”,更好地服务大众。
三、调整下沙机制,整体发展良好。下沙院区经机制调整后呈现良好发展态势,科研综合楼建设进入关键冲刺阶段,届时将新增床位近800张。上半年增开专科专病门诊22个,开设科室涉及11个科室,并实现了电话、网络、掌上省中手机APP预约挂号。建立新生儿ICU。建立急性冠脉综合征和急性脑梗患者溶栓治疗绿色通道。急性脑梗治疗得到进一步规范,就治时间平均60分钟,达到国际标准,取得良好社会效益。
四、科研立项突破,中医建设模式推广。2015上半年医院共申报各级各类科研课题421项,获立项102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报67项;省自然科学基金申报71项,立项15项;省科技厅项目申报15项,立项6项;省中医药科技项目申报183项,立项58项,立项率高达32%;省医药卫生科技项目申报85项,立项23项(省部共建项目立项2项,为“十二五”期间的突破)。
2015年3月,全国中医药教育工作会议在浙江召开,医院名中医工作室建设模式在会上被介绍和推广,“浙江模式”成为全国名中医工作室建设工作中耳熟能详的建设模式。
五、人才储备完善,外聘成效凸显。上半年完成325卫生人才项目的年度考核工作。推荐上报8人进入2015年度省151人才工程第三层次培养人员选拔工作。完成医院第一批“雏鹰”人才培养对象32人考核;确定8位同志为第二批“飞鹰”人才培养对象。引进聘任4名海外特聘教授。选派职工出国出境进修17人次,另有15人进修手续办理中。
六、改革培养模式,教学成绩斐然。2015年 “中医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5+3”一体化)、五年制中医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及中医全科医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三项重大改革已经列入教育部项目,并已全面实施。中医实验教学中心作为特色鲜明的省级示范中心全面改革后,目前已推荐省教育厅,有望成为首个高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重点建设项目。有效开展重中之重(一级)中西医结合学科工作,以优异的成绩通过了省教育厅、财政厅的2013年度绩效考核。
七、加强信息规划,推动精细管理。完成信息化建设五年规划,已推进信息化上线项目5项,试运行5项,并完成下沙综合楼机房招标;有序推进临床评价分析工作:修定中医药标准5项,全面开放科研数据平台,将科研方法学服务延伸至下沙院区。
下半年医院将继续在科学定位、目标现实、任务明确、措施务实、规划广泛认证和激励引领的基础和原则上,努力实现内涵发展,积极开放思维、发展创新、做精做强。
杜颖 张烁/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