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你想要找的

信息资讯
News Information

- 信息资讯- 医院动态

一名普通护士参加浙江省公共卫生论坛的心得

2015-07-15 39
字号:

近日,“浙江省预防医学会年会暨之江公共卫生论坛”在杭闭幕,这是一次全省公共卫生和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领域的盛会。我院血液科护理单元和院感科合作开展的持续质量改进(CQI)项目“降低血液科医院感染高危因素CQI”受到与会专家一致认可,论文“病室整洁度管理在血液科病房中的应用和效果分析”获得大会优秀论文三等奖。以下是血液科的一位普通护士参加本次论坛的学习心得,同时她也给我院的感控工作提出了小小的希望与建议:院感必须充分发挥全院的能量,深入临床一线,在平等与合作基础上,不断提高医护人员的感控意识,这样才能真正做好医院的感控工作。

论医护人员感控意识与医院感染控制的关系

 2015年流行词除了股票还有MERS, 2015年浙江省预防医学会年会论坛的第一场报告,李兰娟院士就从科学诊治与防控的最高学术高度带我们重温了MERS的流行病学特征及诊治问题。让我对MERS的致病机制、传播途径、预防和诊治方法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韩国520日在确诊第一例MERS病例之后的短短数周内,至618MERS确诊病例迅速增至165人,其中死亡23例,甚至出现第三代人传人感染病例。MERS的出现考验的是一个国家,一个医疗机构的综合诊疗水平与感染性疾病的综合防控能力。这给作为一名工作在临床一线的普通护理人员敲响了警钟,如果MERS病人突然出现在我面前,我应该怎么做,我会怎么做?而更可怕的是在很多时候,我们并不十分清楚躺在我们面前的这些患者会对其周围的患者和医护人员造成怎样的健康威胁。

作为护理人员,我想到的、我能做的就是预防感染,未雨绸缪才能防范于未然。标准预防是每一位医务人员必须掌握的专业技能,它旨在降低经血液传播的病原体的传播风险以及其他病原体通过明确或尚未明确的途径传播风险。它们是感染防控的基本措施,是任何为患者提供医疗服务的机构都必须执行的基本的感染防控措施。

手卫生是标准预防的主要内容,是预防医院相关性的病原体传播的最有效的方法之一。除了手卫生,口罩也是日常工作中必不可少的。通过本次论坛,改变了我对口罩的肤浅认识。它不仅能有效阻挡感染性气溶胶或体液喷溅,还能预防来自使用者鼻及口部的传染源污染其他人的呼吸道与环境表面。口罩可分为多种,正确选择口罩跟正确佩戴口罩同样重要,因为这一简单的举措直接体现了你的职业素养和专业能力。在这里,我想告诉其他小伙伴,口罩永远是第一个戴上也永远是最后一个脱卸的个人防护用品(PPE),切记在你认为安全的地方脱卸口罩。

因此,我认为我们在倡导患者安全,保障医疗质量的过程当中,做好手卫生、用好口罩是我们必须要做好的事情,因为它简单而有意义。而临床上真实的手卫生依从性又有几何?究其根源,很多人都会说是医护人员的感控意识淡薄。我想问,什么是感控意识?所谓意识就是一种不用提醒的自觉。如何提高医护人员的感控意识,想必也是院感科的老师们过去、现在、将来都要面对的瓶颈与挑战。良好的职业习惯的养成需要一个过程,我们也欣喜得看到我院感控团队近几年在加强医院感控文化建设,促进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提高感染性疾病诊治与防控能力,落实各项消毒隔离制度上做出了很多成绩,也受到了省内外同行的认可。我希望通过我们大家的功能努力,我院的感控工作会越做越好!



血液科 邱燕飞/供稿 干铁儿/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