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年眩晕一朝除,手法复位显神奇 6月1日起下沙院区开设眩晕专病门诊啦!
眩晕在临床上常见,但是引起眩晕的原因也很多。耳石症是引起眩晕的重要原因之一,但由于耳石症常发生在中老年人群,而这些人群常常有高血压病、糖尿病、颈椎病等基础疾病,因此有些医生可能会误认为是这些基础疾病引起的眩晕,而没有考虑到耳石症才是引起眩晕的原因,使患者不能在第一时间得到准确治疗,从而延误了病情。
近日,浙江省中医院下沙院区神经内科就接诊了一位被眩晕困扰了半年的患者。
47岁的周女士,每天早上起床、晚上睡下去、向左侧翻身的时候都会发生眩晕,心慌,按周女士自己的说法就是“如天翻地覆”,以至于她晚上看见床就害怕。
自从自己莫名其妙开始眩晕后,周女士到处就诊,颈椎、头颅核磁共振等检查都做了遍,但均未发现异常。在这种情况下,有医生说这是颈椎病血管压迫所致,有医生说体位性低血压等导致的,还给周女士开了扩血管药物,周女士吃了药,症状有所减轻,但仍每天发作。
被这一怪病折磨了半年,痛苦不堪的周女士来到浙江省中医院下沙院区神经内科就诊。经过仔细的问诊,神经内科张丽萍副主任医师发现:周女士的眩晕与体位变化有很大的关系,周女士的眩晕白天基本不发作,但晚上躺下,早上起床或者翻身的时候却经常发生,且眩晕程度剧烈,常伴有恶心呕吐、心慌出汗与恐惧感,但持续的时间很短,一般几秒钟或一两分钟旋转感就会消失。
经过问诊,张医师已经有了大致的判断,体位的诱发试验结果证实了医生的诊断,是左后半管的耳石症。
张医师为周女士做了一次手法复位之后,困扰了周女士半年的眩晕终于消失了,周女士乐开了花。
巧的是张丽萍医师当天又接诊了一位萧山慕名赶过来的患者——62岁的傅大爷。傅大爷发作眩晕一个多月了,期间他住过院,输过液,吃过药,均未好转。后来他根据邻居的介绍,上网查、打电话等,好不容易找到在浙江省中医院下沙院区的
什么是耳石症
耳石症临床很常见,约占眩晕病人的20%左右,学名称“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导致耳石脱落或变性的耳石聚集于半规管近壶腹处,当头位移至激发位时,耳石受到重力作用,向离壶腹方向移动而形成离壶腹内淋巴流,使嵴顶产生移位而引起的眩晕及眼震。
50-60岁女性为耳石症高发人群,诊断治疗时,必须做诱发试验,确定受累的半规管,才能进行正确复位。复位治疗效果非常好,大部分患者经过1-2次复位即可恢复,少数患者则需多次复位才能恢复。
值得注意的是,耳石症会复发,尤其是在失眠、感冒、外伤、骨折或手术卧床等情况下,除此以外,平时起床或躺下、翻身动作不宜太快,洗头也尽量不要低头洗。
“理发店躺着洗头也容易诱发耳石症,应尽量避免。市民朋友在做家务的时候,低头抬头动作幅度不宜过大,一旦发生眩晕,首先停止动作,并尽快到开展耳石复位的医院就诊,进行复位治疗,减轻症状。”张医师提醒。
小贴士
浙江省中医院下沙院区神经内科自从2008年开展耳石手法复位以来,已经为上千例患者解除了痛苦。6月1日起,浙江省中医院下沙院区每周三上午将开出眩晕专病门诊,有需要的市民朋友可以去门诊就诊。


神经内科 张丽萍/供稿 下沙院办 方琳/编辑